请先登录

确定取消

资讯中心 news center

新闻动态
当前位置: 资讯中心 > 新闻动态 > 企业

疫情下,一家鞋厂的“自救”与“他救”

发布时间:2020-07-07 来源:

  这通电话比往年晚了将近半年。往年元宵节一过,吴桂春就会收拾行李准备回鞋厂开工了,今年被疫情阻隔在老家湖北,迟迟没有接到开工的电话,只好计划回东莞退掉出租屋后返乡。


  彼时,杨象仰还不知道,因为在东莞图书馆的一则留言,吴桂春已幸运找到了新的工作。


  在吴桂春引发全网关注的那则留言中,他写道“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,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,选择了回乡”,他原来工作的鞋厂倒闭了吗?疫情期间遭遇了哪些冲击?带着疑问,羊城晚报记者跟踪到他此前工作的向阳鞋厂。


  面对记者的来意,老板杨象仰一方面笑称“鞋厂还没倒闭”,另一方面为近五个月没有新订单的现实愁眉苦脸,“前段时间刚好接到一笔订单,我就赶紧一个接一个电话叫工人回来上班。”


  停工、压单

  “老板何时能开工?”


  杨象仰正经历从业十年来最漫长的“假期”:从一月下旬到六月下旬,五个月的时间里他的鞋厂只开工了十几天,这让他有点焦躁不安。


  在春节放假前,他手里还压着七八千对的订单。他原本计划,节后回来开足马力把这些订单先消化掉,等到四月份天气转热,一年中的订单旺季就要到了。


  可如今别说新订单,积压的订单也按下了暂停键,“目前已经取消了两三千对的单,有些单已经做好的,客人说暂停,也不敢做了。”


  向阳鞋厂是一家专做休闲男鞋的外贸加工厂,在这一行,大多数外贸单没有定金,要船只发运后才会打款。杨象仰告诉记者,如今鞋厂无工可开,之前做好的鞋子运不出去,货款贷款都是压力,每个月还有一万多的租金、水电费固定支出,“天天睁开眼就想着这个事情,没干活比干活还累。”


  从温州到东莞十年,他早已把家安在了东莞,两个孩子在这里上学,年迈的父母亲也在鞋厂帮忙,一家六口的日常费用几乎全指望鞋厂。没有订单的时候,他也如常到厂里坐一坐,关注外贸公司有没有新订单,或者和其他的鞋厂老板交流一下对市场的看法。


  “今年大家都相当难过。”在向阳鞋厂所在的东莞南城长生水工业区,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家类似的鞋厂,在采访中,杨象仰反复感慨,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的正常生产计划,“疫情国内刚打完上半场,国外继续下半场,做外贸的是看完全场。”


  过去几个月,不断有工人从老家打电话过来:“老板,今年什么时候开工?”


  “我也没办法确定。”他觉得很抱歉,这些都是跟着他好些年的老工人,虽然没有签固定劳动合同,但每年大家都自觉过来上班,人员变动不算很大,“今年这个情况,大家都没有事做,只能放假。”


  来自四川的郭江一直在向阳鞋厂工作,孩子上学,老婆生病,一家人指望着他的打工收入。为了节省路费,他今年没回家过年,但鞋厂一直没开工,他不得不一边打零工一边观望,“和去年相比,零工机会也不多。我去埋过水管,一天工钱250块钱,但以前能给到300块钱。”


  前段时间,杨象仰接到了一笔订单,去年蒙古国的客户要求追加生产三四千对鞋子。那天,他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,咧嘴笑着给工人们一个个打电话,请他们回厂上班,“正常有三十几个工人,现在回来了二十来个。”


  节流、转型

  企业纷纷谋“自救”


  杨象仰计算过,这笔订单最多能撑到7月20日,之后如果再没有新订单,工厂又要暂时停工休息,“为了节约成本,厂里的管理岗都撤了一半,质检的工作都是我们夫妻俩顶上。”


  他不是没有想过寻找别的出路——


  开辟新外贸订单?作为一家外贸加工厂,他并不直接与外国客人接触,而是通过外贸公司接单,“外贸公司都没开门,没什么办法可想。”


  外单转化为内单?他和做内单的同行接触过,外贸的鞋样和内单不一样,“外贸的鞋头稍微翘一点,生产线要重新改造,改造还要有适应期,再说内单今年也不好做。”


  四月初,有朋友游说他一起生产口罩,他投入一百万买入生产设备后,发现口罩出口的相关资质办不下来,“这批机器差不多是最贵的时候买入的,全砸手里了。”


  “老实说,资金链压力很大。”他说,目前工人拿的都是计件工资,鞋厂的人力成本已经压缩到最低。


  和杨象仰一样,鑫达鞋业的老板老黄也面临着订单断崖的危机。


  “我们厂就剩两个人了。”他坦承,如今鞋厂订单减少,需要的工人也少,老板干脆变成员工,再另外招了一个临时工,时薪13到15块钱,“大的订单不敢接,小的订单又必须要人手。”


  每天早上八点,老黄都会第一个回到厂里准备鞋材。和周边大门紧闭的厂相比,鑫达鞋业是长生水工业区里为数不多还坚持每天开门的厂。在他看来,这也是无奈之举,一方面要用小订单保持工厂运作,一方面还要想办法处理积压的货物。


 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生产一双鞋,大概有7%—8%的利润,现在行情差,有的订单打8.5折来收货,鞋厂反而要亏损7%—8%。但鞋厂需要通过少量的订单维护客户,他说,“不然以后会接不到生意。”


  在东莞,不管是暂时停产、开源节流还是转型升级,大大小小的厂都在想办法“自救”。


  做建筑材料的老郭有意放缓了工厂的生产进度。他告诉记者,疫情让工地施工进度慢了下来,建材的毛利也从20%降到13%,但他的订单还能维持,“没有生意时,我允许底下的人去私下跑单,我的原则是‘有能力你就上’。”


  做塑料包装的张先生则告诉记者,受疫情影响,其企业出口占比由以往的7成降至2成不到。如今他瞄准了国内餐饮外卖市场,积极“转战”生产塑料饭盒,“下半年订单结构将由国外过半变为国内市场为主。”


  减负、直播

  政府也来帮帮忙


  订单违约、出口受阻、客户流失、成本增加……疫情下多数鞋厂面临的难题,最终大多指向资金链压力。


  长生水工业区几个工厂的负责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,工厂现在的出口订单只能再撑几个月,如果情况一直没有改变,工厂就会面临无订单可做的状况。


  面对此种情况,该怎么办?疫情下众多“向阳鞋厂”的命运牵动着政府的神经。


  “企业有活力,就业才能有保障。”东莞市人社局副局长吴柏安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,今年以来,东莞已为企业减免社保费110亿元,为16.3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5.32亿元,得到了企业高度认可。接下来,中小微企业社保减免政策将会延续到年底,将为企业多减负96亿元。


  吴柏安说,今年东莞市人社局还搭建了就业用工对接平台,推广共享员工模式,“目前在‘共享员工’信息平台,企业发布超过了2500个岗位对接需求。”


  在减负之外,政府各部门也在积极为企业寻找更多“突围”的可能。


  6月,被称为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广交会,第一次以网上办展的形式举行。东莞市商务局专门组织了10场培训,包括展品信息上传、如何制作企业视频和直播间等,帮助企业有效利用广交会平台抢抓订单。


  此外,东莞还联合阿里巴巴、拼多多等电商平台,举办“品质东莞线上绽放”启动活动,借助“电商+直播”新模式,支持东莞企业开拓国内市场。



  数据显示,仅5月份,东莞共有20个镇街(园区)的1745家企业参与各大电商平台的直播活动,累计观看人数达2515万人次,推动线上线下成交接近2亿元。


  羊城晚报记者还留意到,在今年的东莞市政府报告中,“保企业”“稳外贸”占据了较大篇幅,包括狠抓“稳外贸 20 条”落实,着力稳定企业资金链、产业链和供应链,开拓多元化市场等。


  “东莞是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,帮助企业渡过难关。”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,一方面,东莞要给企业创造条件,减轻企业负担,另一方面,东莞要给予固定资产占比较多的企业一定的金融优惠,让它们能够拥有更多的流动资金,“这样即使企业一时没有订单,也能撑下去。”


  他进一步指出,在疫情情况下,东莞提出R&D(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)投入占比提高至2.8%,显示出东莞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决心,“东莞在疫情时期提升内功,磨刀不误砍柴工,等到形势好转,东莞的企业会迎来发展机遇。”



来源:羊城晚报


【返回】

About leather365.com - 关于皮革和制鞋网 - 联系方法 - 版权声明 - 广告服务 - 友情链接

copyright 皮革和制鞋网©1997-2018   京ICP备16061808号-4 公安备案:110105005870

技术支持:快帮云